教学科研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联系我们
教学科研
财会金融系郭艳艳老师参加“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研讨会总结
时间:2013-11-25

2013年10月26日—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举办的2013年“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70多所高等院校成本与管理会计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主办方邀请了南京大学商学院冯巧根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孙茂竹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刘俊勇教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刘运国教授一批专家主题报告。

就此次研讨会,专家、教授们为大家讲解了“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前沿理论和思想,演示了先进的教学方法,传达了新鲜的教学理念,作为青年教师,我系郭艳艳老师表示受益匪浅,并对为期三天的研讨会作了以下阐述:

第一天的研讨会, 首先由南京大学商学院冯巧根教授作题为《管理会计的相关性及其思考》的报告。报告中,冯教授从管理会计滞后的原因出发,谈到管理会计相关性消失的相关理论,从而引发了对管理会计创新与发展的思考,并对当前管理会计研究的前沿课题进行了阐述。通过冯教授的阐述,本人不仅仅收获了管理会计许多前沿的理论和思想,丰富了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冯教授将自己教学经历和经验分享给大家,让大家收获颇多例如冯教授提醒大家预测的内容是《管理会计》后几章学习的基础,对预算编制的作用很大,因此后几章结合预测来给学生讲课这样课程内容就会变生动和更具应用性,学生学习的难度也有所降低。针对大家提出的“如何将枯燥的、被动式的学习变为学生们感兴趣的、主动式的学习,以提高教学效率”的问题,冯教授认为: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通过直接情景嵌入,如参观企业,让学生了解企业流程、步骤,此方法的关键是学生在参观后可以绘制出企业运行的流程图来加深印象;也可采用与企业管理层、会计人员座谈,以及让学生们蹲点询问、观察、体验的方式深入了解实际,参与实践;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采取放映科教片、纪录片或邀请企业家介绍经验等间接方式参与实践。在交流中,冯教授给大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教学资源,如国内的大连案例中心,人大案例中心等编写的案例教材,国外的国际管理会计师协会编写的案例集(杨继良译),均可用于课程的案例教学。

下午的研讨会由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管理会计研究所所长刘俊勇教授,为我们介绍案例教学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刘俊勇教授曾应邀为多家企业讲授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全面预算管理、管理会计等专题,也为多家企业做咨询服务,因此实践经历非常丰富,案例讲解信手拈来,他的报告极具教学参考价值,也让在场的教师们听起来十分轻松。首先刘教授阐述了他对案例教学的认识,他认为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讨论获得答案,而不是给出答案,学生应当讨论形成课堂观点,寻找答案而不是消极接受信息记答案,这是我们很多案例教学者的误区最后他指出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他表示教师应是催化师,在案例讨论要保持中立,只倾听和发问,只对课堂进行成果导向和时间管理。

次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教授孙茂竹老师为我们讲解全面预算管理。孙教授根据会前参会老师提出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问题,结合自己实际参与企业工作的实践经历,生动分析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困惑,结合实际提出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支撑点,即对围绕企业的组织架构、围绕部门的职责、围绕业务的流程及围绕作业的性质“四个围绕”的考虑,并系统地介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运行体系。孙教授语言风趣幽默,实践经验丰富,通过其所参与的实践活动,将全面预算的理论通俗易懂的体现出来,而且语言凝练简洁,非常值得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去借鉴。在全面预算管理教学相关问题的提问交流环节,各位老师和孙教授进行了激烈的交流和讨论,孙教授的丰富学识、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都非常值得我们年轻老师认真学习。

本日下午的研讨会,首先由中国人民商学院的叶康涛副教授介绍管理会计的价值创造,叶老师从他所研究的问题出发,探讨了管理会计是为谁创造价值以及如何创造价值。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刘运国教授也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出发分析了经济增长对中国管理会计的影响,引发了对未来中国管理会计的思考。首都经贸大学会计学院的副教授马元驹分享了其成本与管理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中所使用的软件,现场操作演示了软件功能,并为我们提供了其出版的三本关于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实训教材及模拟实训软件的下载方法,这是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还未开始涉足的内容,通过马老师的演示操作,枯燥的管理会计也能通过软件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和分析,这很值得我们从事管理会计教学老师去思考是否可以通过此种方式配合课程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研讨会上,组织方还采用了分组讨论的方式,将大家分为“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两组开展交流讨论。本人参与了“管理会计”组的讨论,各位老师除了激烈地讨论外,还分享了各自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老教师摆事实,分享经验和教训;年轻老师针对现实,提出了在授课中遇到的瓶颈和难题,整个讨论会氛围热烈积极。在讨论中,有老师提到关于如何将案例生动融入教学方面的问题时,大家积极出谋献策,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又如,在实训中如何防止学生偷懒抄袭,各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也毫不吝啬的将其“对付”学生的“独家秘方”倾囊相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通过参与讨论,不仅开阔了知识面,而且收获了大量经过实践检验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受益良多

经过两天的学习和交流,不仅向名校的各位专家和教授学习了“成本与管理会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使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而且对管理会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把握了管理会计研究的前沿理论和思想,以及管理会计未来发展方向,这为自己在将来的教学中能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与会的教授、专家广博的学识、宽阔的知识视野,幽默风趣的语言、亲切和蔼、富有创造力的教风,以及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游刃有余的将实践和理论进行融合的能力,随手拈来运用恰到好处的案例是我们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努力和学习的方向。

通过这次教学研讨会,我认识到了作为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学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通过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人文修养去影响学生,而不是单纯的说教和解释,但这些正是我们年轻教师所缺乏和易走的误区。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仅要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分享到: